“红露”苹果是韩国国家园艺研究所用“早艳”苹果与“金矮生”苹果杂交育成的苹果新品种。2001 年烟台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韩国引入“红露”接穗进行高接 ,云南省昭通市 2009 年从烟台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种植,“红露”表现早果、丰产、色艳、耐贮运性强 。石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林县)2014 年底由昭通地区引入种植,种植区域海拔 1 900~1 980m ,年均气温 14.5 ℃ 左右、年均降水量 952.5mm ,年均日照 2 193h ,无霜期 253d ,气候较温暖,为苹果种植的次适宜区 。
1 引种表现
1.1 植物学特征
“红露”苹果枝条为红褐色,节间短,该品种以短枝结果为主。在石林县,3 年生树体:果树平均粗度 6.5cm 、树冠 2.6m ,平均高度 3m 。叶片长形,平均长 9cm,宽4.5cm ,叶片内卷,部分有皱褶,叶背着生茸毛,平均叶柄长 5cm 。果面颜色为 红 色 至 深 红 色,有 明 显 果 点,果 子 纵 径6.62cm 、横径 7.92cm ;果心小,种子为黑色,每果有种子大约 10 粒。最大单果质量 288.3g ,平均单果质量 225.2g ; 4 年生树体的最大单果质量650g ,平均单果质量 251.7g 。
1.2 经济性状
2014 年 种 植, 2016 年 试 花 试 果,平 均 株 产3.5kg ,表现生长势强,腋花芽结果明显,早果。对 3 年生树体的果实性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项目进行测定,“红露”苹果在石林县表现为:果表颜色红色至深红色,有明显果点;果实高桩、五棱突出;果肉黄白色有明显蜜点,果心小,种子黑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 ; 4年生树体:最大单果质量650g ,平均单果质量251.7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3% 。最高单株产量可达70kg ,平均单株产量 35kg 左右。“红露”果实品质极好,具有果个大、色艳、耐贮运、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作为优良早熟苹果品种在当地推广栽培。
1.3 特候期
初花期 3 月下旬,盛花期 3 月底— 4 月初,4 月 8 — 13 日为落花期,比“红将军”苹果花期早3~5d ,果实6月底开始着色, 7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 105d 左右,比昭通地区提早 25d 左右上市。
2 栽培技术
2.1 选址建园
宜选择南坡,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并有水浇条件的壤土、沙壤土 或 层 页 岩 风 化 土 建 园。种 植 区 域 海 拔1 900~1 980m 。
2.2 栽培密度与授粉树配置
栽培株行距平地或缓坡地以 3 m×4 m 或3m×5 m 为 宜;密 植 栽 培 采 用 4 m×2 m 或4.0m×1.5m 为宜,选择“王林”作授粉树,每 8~10行“红露”配置1行“王林”。授配树比例为10%~15%较好。

2.3 土地整理,挖塘、施底肥、回填
若坡度大的地块,宜改台地并深耕,以减少水土流 失 和 提 高 土 壤 通 透 性,塘 穴 挖 1.0 m×0.8m 。 667m2施腐熟有机肥或农家肥4 000kg(鸡粪 2 000kg ),每株施底肥 35~60kg 、普钙 2~3kg 、复合肥 0.2kg 、熟石灰 1kg,肥料与挖出的土壤拌匀后回入塘内。
2.4 定植
定植时每塘穴内施入 3% 辛硫磷颗粒剂 25~30g 防治地下害虫,苗木根系作适当修剪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蘸根处理防治根腐病。定植时将苗木进行分级处理,每行大小一致,忌参差不齐,苗木嫁接口应高出地面10~15cm为宜,切忌深栽或露根,影响苗木生长。
2.5 浇水、覆盖地膜
新植果树第1次定根水150~200kg ·株-1 ,浇透为宜,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定植后覆盖地膜,利于保肥保水,提高树塘内根际土壤温度,促进树体生长。第2~3次浇水视土壤状况补浇为宜,一般15~20d补水1次。
2.6 1年生幼树追肥与扩塘施肥
苹果定植成活后,新梢生长至15cm 左右,4月下旬至 5 月初追肥一次,株施尿素 0.1kg ,施肥点应距树主干35cm 外环施浇水,幼树1年共追肥 3~4 次为宜, 20~25d1 次,“少食多餐”有利于树体生长。根外追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肥料或营养液浓度为0.2% 。扩塘施肥分为2次进行:第 1 次扩塘在 6 月上旬,距树主干 35~40cm 处挖环状施肥沟,沟深宽 20~25cm ,每株施入有机肥 3kg 、大西洋复合 肥 0.2kg ,尿素 0.1kg 。第 2 次扩塘在 11 月上旬,在距树主干75~80cm 外挖环状施肥沟,沟深宽35~40cm ,每株施入有机肥 5~6kg 或腐熟农家肥 15~20kg ,大西洋复合肥 0.5kg 。通过对 1 年生幼树2次扩塘施肥,有效引导苹果根系向外生长,加快树体生长速度,苹果树主干地茎平均每年增粗3.5cm ,扩塘提高了苹果根际土壤的通透性,尤其第二年树体生长更强旺,以后每年11 —12月视树冠或树体大小扩塘1次,能有效做到第一年栽,第二年见果,第三年投产。注意肥水控制,研究表明,云南苹果,除了气候影响之外,施肥量过大与管理粗放是造成优质果率降低的主要因素
2.7 花果管理
“红露”属中大型果,成花容易,座果率高,腋花芽结果明显,幼树留果过多会导致果实变小和造成树体衰弱,所以在开花、结果期要合理的疏花疏果。疏果在花谢后 20d 进行,一般每个枝条上按20~25cm 留1个果(单果),尽量选留果顶向下的果子,果顶朝上的果型不好,667m2产量控制在3 000kg 以内。果实套袋可提高品质,在滇中地区套袋时间为5月上旬,上市前3~4d脱袋颜色较好,脱袋时间长色素沉着商品外观差。

2.8 整形修剪
“红露”为短枝型品种,成枝力强,整形可选用纺缍型或改良纺缍形(主干形整形),整形技术标准为:主干高度1.0~1.2m ,主干、中央领导干直立强壮,在中心干上,每15cm 左右留1个结果枝,结果枝与中心干的粗度比例为1∶5 ,当结果枝长至70~80cm 时拉至100°~110°即可,剪去同一方向上的结果枝,让结果枝成螺旋式分布,结果枝上下距离40~50cm ,使枝条呈下垂状生长。投产树体全树留60个结果枝条,结果枝3~4年后应进行更替,应避免主从不分、上强下弱、枝组太长、枝量太大、冠间太挤、交叉重叠等弊端。修剪时可适当轻截长留,进入6月枝条木质化时进行拉枝开角。打开光路,利于花芽分化形成。冬剪时疏除竞争枝、徒长技、背上枝、交叉枝,主干适当短截,其余枝尽量轻剪或不剪,以增加枝叶面积和提高前期产量;对结果枝的培养,应采取先放后缩措施。进入盛果期后,生长势减弱,短枝量增加,应注意重短截,控制外围花量,促进树体生长势,枝组及时进行更新修剪,以平衡树势,保持树体健康生长与结果。
2.9 病虫害防治
在苹果树冬剪后,清理果园内病枝叶于园外烧毁或深埋于地下处理。每年的12月或翌年1月对全园果树喷3~5°Bé的石硫合剂1次消除病原,有条件的果园应对树干涂白处理。生长季节应重点加强对白粉病、早期落叶病、褐斑病的防治。在滇中地区由于气候的影响,每年 5 月上、中旬果树的生长点部位就有明显的白粉病危害。为有效防治果树病虫害,采用杀菌剂加保护剂加杀虫剂,以提高防治质量,即用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 1 000 倍(或戊唑醇、代森猛锌等)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 + 杀虫剂防治,其中代森锌为保护剂,杀菌剂应交替使用,一般每10~15d喷1次,连防2~3次。在有缺素症的果园,可加入 0.2%~0.3% 的腐殖酸营养液肥混入喷打效果更佳。
2.10 幼龄果园合理间作与生草技术幼龄果园的间作物应以矮干作物如大豆、花生、中草药为主,并且间作物应在距树干1.5m外种植,切忌种植与树体争光抢水肥作物,以免影响树体生长、通风透光。在灌溉条件好的果园,可采用生草栽培,即在果树带(树塘1m 内除外)、行间种植绿肥、黑麦草或野生杂草马唐、良性阔叶杂草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选择杂草品种。当杂草生长至 40cm 左右(未结籽时)及时割倒覆盖在行间,这样做既可提高地力,又有利于树体生长。既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又减少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在果园内尽量做到不使用除草剂。近年来果园使用除草剂结果调查:除草剂使用后不仅残留于土壤,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同时还对果树座果产生影响,易落花、落果。长期使用对果树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导致果树生长缓慢、根系坏死等情况发生。
3 推广前景
“红露”苹果在石林县海拔 1 900~1 980m区域种植,表现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病虫害少等特点,生长势强,腋花芽结果明显,定植后第二年平均株产即达到3.5kg 。定植后第三年,平均单株产量15kg 。定植后第四年,最高单株产量可达70kg ,平均单株产量35kg。果实品质好,具有果个大、色艳、耐贮运、抗逆性强等特点,“红露”苹果适宜作为优良早熟苹果品种在该地区推广栽培。
云南种植的苹果一直是以“红富士”、“金冠”等中晚熟品种为主,中早熟品种所占比重较少。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可充分利用云南部分地区优越的局部小气候的特有优势,生产优质早熟苹果,调节市场需求,走出一条冷凉山地中早熟苹果产业发展新路子 。